收到一些顾客反映,不少商家打着积分清零的旗帜,向顾客发送不明商城链接的短信,顾客点击后,被奉告有高额积分余额可兑换产品,但仍需付出必定费用,顾客付出费用后收到货出现货不对板、质量差、无法售后等问题,要求商家退货退款无果。
针对此类现象,深圳市顾客委员会提示很多购买的人,来源不明的“积分清零”短信必须细心区分,主张顾客经过官方正规途径(如官方网站、APP、客服热线等)进行核实,承认积分状况及兑换活动概况,保证积分兑换操作实在安全;检查活动商城所属商事主体信息,并多方了解商家的诺言及实在运营状况,谨防落入消费圈套。
一起,顾客也必须维护个人隐私信息。如遇积分兑换链接要求下载第三方软件、供给身份证、银行卡号、暗码或验证码等个人重要信息的状况,应进步警觉,这些软件和链接十分有或许含有恶意程序,会盗取顾客的个人信息。
“积分清零”短信为部分商家诱导营销形式,使用顾客不忍积分被清零的心思,以“优惠产品”招引消费的人参加积分兑换活动。市消委会主张顾客理性对待,警觉贱价引诱,兑换时细心比照,认准产品品牌、标准、出产厂商等信息,防止遇到货不对板、乃至是冒充伪劣产品的状况。
市消委会主张顾客兑换产品时要注意保存活动页面截图、付出记载及其他相关消费凭据。如遇消费胶葛,赶快经过原购买途径联络商家洽谈处理。一起,依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顾客权益维护法》第三十九条规则,顾客和运营者产生顾客权益争议的,可以终究靠与运营者洽谈宽和;恳求顾客协会或许依法建立的其他调停安排调停;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;依据与运营者达到的裁定协议提请裁定组织裁定;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等途径处理。(记者 郭海南)回来搜狐,检查更加多